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是:主頁 > PS使用技巧 >
老照片應該如何進行電子版翻拍然后進行修復還原?
2022-05-05 16:30PS使用技巧 人已圍觀
簡介在攝影工作中,常常需要翻拍一些照片、圖畫、文件等。翻拍時必須注意以下四點: 1、被攝原件的表面與底片的表面保持平行; 2、相機鏡頭對著被攝原件的中心部位; 3、被攝原件和
在攝影工作中,常常需要翻拍一些照片、圖畫、文件等。翻拍時必須注意以下四點:
1、被攝原件的表面與底片的表面保持平行;
2、相機鏡頭對著被攝原件的中心部位;
3、被攝原件和翻拍機等設備,必須穩(wěn)定;
4、被攝原件的表面上,照明必須均勻?! ?br />
如果被攝原件各部有凹凸不平的現(xiàn)象,要用平薄無色的玻璃壓蓋起來,使它呈平坦狀態(tài)后再進行翻拍;但壓蓋原件時,不可使燈光經(jīng)過玻璃反射進鏡頭,否則就不能翻拍清晰。
在使用燈光時看,翻拍平面物體的燈光位置。應規(guī)定:燈光照射方向與鏡頭成45度角;兩邊使用的燈光強度應相同,并與物體的距離相等。這樣處理不但可以避免光線反射到鏡頭內,也可使畫面得到均勻的照明。
在室外或展覽會上拍攝時,可能會由于條件的限制,使我們感到不便,這時就應善于充分利用自然條件。在使用黑白膠片翻拍時,按經(jīng)驗來說“不怕光線,只怕光線不勻”。在光線較暗的條件下,只要人們眼睛可以辨別出畫面上的暗部影紋;將翻拍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,用中速感光片,以較長時間的曝光,就可以解決了。在光線不勻的條件下翻拍就比較困難了,只有使用輔助光來解決。如果物件面積太大,表面光線很難處理均勻,只有想辦法將物體移動至光線均勻的地方翻拍。
翻拍的正確曝光量,對保證翻拍底片的質量極為重要。曝光不足,原件陰影部分的層次在底片上表現(xiàn)不出來;曝光過度,畫面上的線條發(fā)生暈光或與背景混合,增加底片的密度,使銀粒表現(xiàn)粗糙,層次受到損失。在使用測光表確定曝光量時,一般應以原件最亮和最暗部分的光值,可用白紙代替原件來測量,將測定的光值后退兩級作為基本感光。
翻拍小件的物品時,照相機如果使用標準鏡頭,可用在鏡頭與相機之間加用接圈或皮腔。在使用皮腔時,對曝光量的計算要特別注意。原因是由于皮腔伸長,鏡頭到底片的距離也就增長了,因此光圈值就發(fā)生了變化。這時計算曝光可按下公式:
(皮腔的伸長/鏡頭的焦距)²=應增加的曝光倍數(shù)
例如原來鏡頭焦距為135毫米,皮腔伸長為270毫米,應增加的曝光倍數(shù)則為:
(270/135)²=(2)²=4(倍)
如曝光表測出的基本感光時間為1秒,增加到4部,正確的曝光時間為1*4=4秒。
另外翻拍時,光源距離的變化對曝光有很重要的影響。光源距離有一倍的變動,照度就會有四倍的差別。例如,在同一拍攝情況下,光源距離原件0.5米時,曝光時間為1秒;若光源距離原件改為1米,感光時間就需要4秒。
1、被攝原件的表面與底片的表面保持平行;
2、相機鏡頭對著被攝原件的中心部位;
3、被攝原件和翻拍機等設備,必須穩(wěn)定;
4、被攝原件的表面上,照明必須均勻?! ?br />
如果被攝原件各部有凹凸不平的現(xiàn)象,要用平薄無色的玻璃壓蓋起來,使它呈平坦狀態(tài)后再進行翻拍;但壓蓋原件時,不可使燈光經(jīng)過玻璃反射進鏡頭,否則就不能翻拍清晰。
在使用燈光時看,翻拍平面物體的燈光位置。應規(guī)定:燈光照射方向與鏡頭成45度角;兩邊使用的燈光強度應相同,并與物體的距離相等。這樣處理不但可以避免光線反射到鏡頭內,也可使畫面得到均勻的照明。

在室外或展覽會上拍攝時,可能會由于條件的限制,使我們感到不便,這時就應善于充分利用自然條件。在使用黑白膠片翻拍時,按經(jīng)驗來說“不怕光線,只怕光線不勻”。在光線較暗的條件下,只要人們眼睛可以辨別出畫面上的暗部影紋;將翻拍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,用中速感光片,以較長時間的曝光,就可以解決了。在光線不勻的條件下翻拍就比較困難了,只有使用輔助光來解決。如果物件面積太大,表面光線很難處理均勻,只有想辦法將物體移動至光線均勻的地方翻拍。
翻拍的正確曝光量,對保證翻拍底片的質量極為重要。曝光不足,原件陰影部分的層次在底片上表現(xiàn)不出來;曝光過度,畫面上的線條發(fā)生暈光或與背景混合,增加底片的密度,使銀粒表現(xiàn)粗糙,層次受到損失。在使用測光表確定曝光量時,一般應以原件最亮和最暗部分的光值,可用白紙代替原件來測量,將測定的光值后退兩級作為基本感光。

翻拍小件的物品時,照相機如果使用標準鏡頭,可用在鏡頭與相機之間加用接圈或皮腔。在使用皮腔時,對曝光量的計算要特別注意。原因是由于皮腔伸長,鏡頭到底片的距離也就增長了,因此光圈值就發(fā)生了變化。這時計算曝光可按下公式:
(皮腔的伸長/鏡頭的焦距)²=應增加的曝光倍數(shù)
例如原來鏡頭焦距為135毫米,皮腔伸長為270毫米,應增加的曝光倍數(shù)則為:
(270/135)²=(2)²=4(倍)
如曝光表測出的基本感光時間為1秒,增加到4部,正確的曝光時間為1*4=4秒。
另外翻拍時,光源距離的變化對曝光有很重要的影響。光源距離有一倍的變動,照度就會有四倍的差別。例如,在同一拍攝情況下,光源距離原件0.5米時,曝光時間為1秒;若光源距離原件改為1米,感光時間就需要4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