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在的位置是:主頁 > 老照片修復案例 >
老照片背后的故事:二戰結束的溫馨一幕勝利日之吻
2023-07-10 11:33老照片修復案例 人已圍觀
簡介勝利之吻也稱作勝利日之吻、世紀之吻,是指在當地時間1945年8月14日(北京時間8月15日)發生在紐約時代廣場的一幕親吻。時值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,紐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。
勝利之吻也稱作勝利日之吻、世紀之吻,是指在當地時間1945年8月14日(北京時間8月15日)發生在紐約時代廣場的一幕親吻。時值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,紐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。一位水兵在時代廣場的歡慶活動中親吻了身旁的一位女護士,這一瞬間被《生活》雜志的攝影師阿爾弗雷德·艾森施泰特抓拍下來,成為傳世的經典歷史畫面。從此以后,每年8月14日都有數百對男女在時代廣場重現“勝利日之吻”,以紀念二戰結束。

二戰經典照片“勝利之吻”中的女主角——護士格蕾塔·弗里德曼于2016年9月8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去世,享年92歲;“勝利之吻”男主角喬治·門多薩在2019年2月17日病逝,享年95歲,讓“勝利之吻”只能成為追憶。
據CNN報道,經過面部識別技術和高科技面部重建等技術,多年后才證實,二戰經典照片“勝利之吻”中的男女主角是喬治·門多薩和格蕾塔·弗里德曼兩人。而且,他們根本不認識。
照片的女主角弗里德曼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看到這張照片,她通過發型、衣服和身材認出了照片中的人是自己。
她2005年向美國“退伍軍人歷史計劃項目”回憶起此事,“突然間,我被一名水手抓住了。這不是那種意義的吻。這更像是一種興高采烈的行為,他不用再回去了。他只是抱緊我,我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吻,這只是人們在慶祝。”
弗里德曼在1924年出生于奧地利,1938年與兩個妹妹被送往美國。由于弗里德曼長期疾病纏身,又感染肺炎,使得病情加重惡化,終至不治。2016年9月8日,弗里德曼在里士滿的一家醫院去世,享年92歲。弗里德曼將下葬阿靈頓國家公墓,葬于丈夫米沙·弗里德曼身旁。
2005年8月11日,根據“勝利之吻”照片制成的彩色雕塑終于在紐約時代廣場展出。這座雕塑是由藝術家斯沃德·約翰遜創作,它被命名為《無條件投降》。雕塑中的士兵和護士栩栩如生,它在紐約時代廣場一直展出到2005年8月14日,之后被送至美術館收藏。

據CNN報道,經過面部識別技術和高科技面部重建等技術,多年后才證實,二戰經典照片“勝利之吻”中的男女主角是喬治·門多薩和格蕾塔·弗里德曼兩人。而且,他們根本不認識。
照片的女主角弗里德曼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看到這張照片,她通過發型、衣服和身材認出了照片中的人是自己。
她2005年向美國“退伍軍人歷史計劃項目”回憶起此事,“突然間,我被一名水手抓住了。這不是那種意義的吻。這更像是一種興高采烈的行為,他不用再回去了。他只是抱緊我,我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吻,這只是人們在慶祝。”
弗里德曼在1924年出生于奧地利,1938年與兩個妹妹被送往美國。由于弗里德曼長期疾病纏身,又感染肺炎,使得病情加重惡化,終至不治。2016年9月8日,弗里德曼在里士滿的一家醫院去世,享年92歲。弗里德曼將下葬阿靈頓國家公墓,葬于丈夫米沙·弗里德曼身旁。
2005年8月11日,根據“勝利之吻”照片制成的彩色雕塑終于在紐約時代廣場展出。這座雕塑是由藝術家斯沃德·約翰遜創作,它被命名為《無條件投降》。雕塑中的士兵和護士栩栩如生,它在紐約時代廣場一直展出到2005年8月14日,之后被送至美術館收藏。